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,風電、光電、水電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,依托豐富的資源稟賦,一批批立足青海實際的光伏光熱、風電等產業相繼成為經濟發展的后起之秀。我省“追風逐日”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條創新引領、網源協調、水光互補、帶動產業、協調發展的新路子。
10月,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境內的塔拉灘上,一排排淺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,綿延幾十公里,一座座輸電鐵塔架起的電線縱橫交錯、密如蛛網,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天際線……
這里是青海省打造的兩個千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之一。目前這個基地已累計完成投資450億元,建成集中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49.5萬千瓦。
“以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為例,近年來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,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、百兆瓦光伏野外實證基地等項目,同時,成功攻克了電子級多晶硅關鍵技術等多項世界級新能源技術瓶頸。”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謝小平說,2018年,102萬千瓦光伏和95萬千瓦風電相繼投產發電。黃河上游干流配備儲能實現新能源聯合運行,采用大流量、高揚程儲能泵站從下一梯級水庫抽水至上一梯級水庫,將新能源電能以水的勢能儲存,實現了新能源電量搬移。
另一方面,為支撐青海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,引領清潔能源發展,一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建設、陸續投入運行。一批省內輸電通道加強工程開工建設:建成柴達木-海西-日月山750千伏串補工程,開工建設海西-塔拉750千伏雙回線路工程……這些工程的開工大幅提升了清潔能源的送出能力。同時,建成一批清潔能源送出工程:建成香加750千伏輸變電工程、建成大格勒、格爾木南、新魯多能等330千伏新能源配套電網及匯集送出工程,滿足了全省清潔能源匯集送出需求。
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4月底,青海電網電源總裝機2926萬千瓦,其中:水電1192萬千瓦、火電393萬千瓦、太陽能1004萬千瓦、風電337萬千瓦,占比分別為41%、13%、34%、12%。值得一提的是,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87%。
清潔能源的快速成長,不但促進了青海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,有效拉動了清潔能源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,而且推動了我省清潔能源產業和應用技術領域實現了從“洼地”向“高地”的轉變——去年,青海拿下兩個全國第一,外送清潔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,首次實現電力凈輸出。截至2018年年底,我省可再生能源裝機、發電量居全國第一。
2019年,青海繼續以新能源規模化開發為重點,以清潔能源示范使用為目標,以智能電網建設為保障,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優化升級,積極打造青海“電力特區”,加快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變革。
加快新能源產業和外送通道建設是青海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,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式。我省力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90%,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80%。到2025年,清潔能源生產能力、消費比重進一步提升,全面建成全國首個清潔能源示范省。